三方使力 共图会展业复苏

展会超人 2020-6-12 174

红五月,中国会展业按下了重启键。

 

首先是,中央高层同意恢复会议与展览活动。虽然加了“必要”一词,但会展业列入恢复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措施,足见其独特作用非其他服务业可比。

 

 

其次是,长沙汽车展率先亮相。该展虽然不大,观众也不踊跃,但系疫期省会城市(二线展览城市)线下首展,具有强烈的象征性。

 

再是,国内许多地方政府出台政策,为会展业复苏施惠加力,刺激线下项目重回展馆。据悉,武汉食材展(中国食材电商节)确定移师长沙,联袂中国餐饮博览会于9月举办,预期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;上海灵硕展览集团将春季未开的服装定制展迁址成都,计划于12月举办。两项目延期复办,既反映了主办方克难抗疫的积极作为,也显示了二线城市支持会展业复苏的战略企图。

 

困难叠加  会展业复苏不易  

 

虽有政策指引,也有先行示范,但总的看会展业复苏不易:

 

 

 

需求不振  市场萎缩

新冠疫情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活动,国内外需求减退,市场萎靡。由于国外疫情尚未缓解,年内全球经济恢复无望,预判国际需求不振的状况至少将延至2020年下半年。

需求下降导致订单减少,订单减少导致贸易疲软,贸易疲软导致经贸展览生意冷清。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不利于会展业经营。

 

疫情不退  聚集不便

线下会展活动必须聚集人群。但人群聚集恰是疫情防控的重点。这是会展业复苏的难点。虽有戴口罩、手消毒、测体温、保持社交距离、场所消杀通风等防控措施,但毕竟不便于参展参观。此外,检测核酸、隔离14天等规定也未全面取消。在此氛围中,客商参展参观意愿消极。春季广交会改在线上举办,实乃境外观众不能来华。

 

投入跳水  展商锐减

由于疫情影响,实体企业营收全面萎缩,部分歇业,亏损面与亏损额为历所罕见。因此,客商即便有心参展参会,却受困于无钱无力甚至无人而难以成行。

 

七至九月  复苏关键期  

 

疫情发生以来,尤其是三月之后,会展业者强烈盼望复苏。所谓复苏,应该是恢复举办线下活动。

五月重启,但势头微弱,进展缓慢。常言道: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。大疫之后,以举办项目为表征的会展业复苏,线下活动必将经历由点到面、由少至多、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与国内复市复工复产相辅相成,会展业不可能单兵突进。

 

我认为,7-9月是中国会展业复苏的关键时段。其看点有四:

一是,上海、广州、深圳恢复办展。上海作为全球第一大展览城市,恢复线下办展意义不凡。

二是,大展次第登场,如中国机床展、中国数码互动娱乐展(ChinaJoy)、上海广印展、广州建博会、深圳礼品展(6月下旬举办)等。其中,既有原定项目如期举办,也有延期项目重订档期复办。

三是,秋季广交会线下举办。

四是,二线城市普遍复展。其中,武汉会展业复苏最值期待(目前,武汉四个展馆的方舱医院尚未撤除)。

 

观察这三个月,除看项目能否顺利举办外,还要看举办的规模及参观的情况。我希望,会展业复苏势头逐月向好,步入常态。

 

三方合力   共克时艰 

 

当此非常时期,会展业复苏虽然不易,但因肩负振兴消费、稳定外贸、拉动服务业的大任,就必须坚定信心,共克时艰,与中国打赢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保卫战合力同行。

 

主办方不避艰难  奋力作为

会展主办方是发展会展业的核心驱动力量。会展业复苏的先锋队和主力军是主办方。千方百计恢复办展,既是响应国家号召,也是服务客户的需要,同时是挽救自己的需要。

 

恢复办展的核心是做好人的工作,即统筹做好参展商、观众、服务方(主要是展馆)和员工的工作。其中,稳定员工队伍就是稳定生产力。

上半年停办的展会,应在七至九月选择新档期,组织员工抓紧联系展商和观众,力求复办。

 

展馆降低租金价格  施惠主办方

展馆租金占展览项目成本的比例,一般为20%。展览规模越小,场租成本占比越高。由于疫情,展会面积普遍缩小,延期项目尤其严重,故此租金成本难以承受。

 

建议展馆经营方在2020年租金价格上给于主办方优惠,而且优惠幅度要明显,以帮助主办方度过难关。这种帮扶,既是支撑会展业,也是发展自己。

 

政府资金扶持   为企业纾困

展会是稳定贸易、活跃消费的“抓手”,对于恢复社会经济生活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用。在市场环境艰困之际,政府对于会展业的扶持不可或缺,十分关键。

 

 

政府扶持会展业有两个重点:一是增加财政专项资金的扶持力度(包括扩大扶持范围);二是为有困难的会展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贷款的渠道(包括财政贴息)。将政府自办的会展项目交由企业承办,也是一种扶持。

 

 

最新回复 (0)
返回
发新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