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凡 | “少对多”应对疫期

展会超人 2020-7-28 210

“多对多”,是线下展览的特征之一。将众多的参展商和观众聚集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,促使交流信息、开展贸易,就是“多对多”。如广交会经常是2.6万家国内客商参展、22万人的境外观众/买家参观,“多对多”场景毕现。

 

 

“少对多”的特点勾勒

 

疫情以来,会展业不能线下经营,被迫转战线上,网展、网会、网训、网销应运而生。“少对多”的活动从中脱颖而出,与线下展会“多对多”的特征形成鲜明对照。

我们来勾勒一下这种“少对多”活动的特点:

 

主办 | 会展公司联合参展商共同组织

主题 | 参展商推销产品

式 | 网上直播带货

受众 | 参展商/制造商的目标买家

时间 | 每次(场)120分钟左右,通常在

          晚上举办

收入 | 会展公司向参展商收取服务费

 

这种线上“少对多”活动,其中的“少”,指参展商往往只有1家(也可有数家,但不会超过10家),而买家(专业观众)须有多家,一般要有上百人或数百人,甚至超过千人。

 

活动的性质是网络销售,即参展商通过网络直播,向买家兜售自己的产品。因此,上线直播的企业主要是制造商。

 

参展商与买家(专业观众)均由会展公司组织上线。会展公司向参展商收取服务费。除收取一次性的组织工作费用外,还可以根据参展商需求,收取提供直播主持人的服务费,以及获得直播带货的销售分成。

 

线上“少对多”优于“多对多”

 

“多对多”的线上展会自今年4月面世,至6月中旬开幕的网上广交会达至高潮。但效果不如预期。其中的突出问题是,众多参展商一齐上线,即便有众多买家(专业观众)应邀登陆观看网展,但稀释到每个展商则寥寥无几,且难以精准对接。何况买家不易邀约(尤其是境外买家),上网连接、注册入会并不便捷(发展中国家的网络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是制约因素)。

 

相较而言,“少对多”活动供求关系明确,买家匹配精准,参展商直播带货销售享有充实的获得感。而且,会展公司有经营收入,不似“多对多”收费困难。

 

疫情期间,福建荟源国际展览公司拓展线上直播业务,其与浙江从事直播业务的专业公司合作,为所办渔业博览会的客商提供包括组织买家、培训主持人、代理直播带货等服务,并在办公室开设了6个直播间。北京某经营体育展的公司今年上半年主办直播活动60余场,摆脱了财务亏损的困境。

 

线上“少对多”活动的思考

 

会展公司主办的“少对多”活动并非网上展会,而是网上直播带货的“会销”。这种“会销”原在线下多见:大型如微软、谷歌、华为、腾讯等科技公司每年举办的开发者大会,小型如展会期间举办的技术交流会。这些会议活动都是“少对多”。会展公司为客商提供线上“少对多”服务产品,并以此求存谋生,乃是疫情所迫。

 

“少对多”的线上直播带货,已兴起两三年。李佳琪带货口红,身家急涨,各方惊诧。会展公司只不过是复制此一模式,并非先行者。

 

会展公司组织“少对多”活动,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的信息资源是其依托。这种资源乃由长期举办线下展会而累积。其中,专业观众尤其是买家信息尤其关键,有此“多”才有组织“少对多”活动的底气,才可从中获得经济收益。

 

会展公司组织“少对多”活动,业务方法和技术手段与线下操作大有不同。这种活动一年可以多次举办,线下展会则不可能。维护客户关系和生产营销内容与线下业务虽无明显差异,但销售与营销业务的结合更加紧密。操作活动的人员主要是90后和00后,公司管理者要有学习能力,线上意识需与时俱进。

 

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发展。中国防疫成效显著,但尚未宣布结束疫期。国外疫情依然严重,尤其是美国、拉丁美洲、印度有增无减,形同失控。全球展览业的恢复短期无望,而国内散发病例随时可能冲击线下复展势头。因此,会展公司组织线上“少对多”活动将长期化、常态化,发展趋向值得关注。

 

 

 

 

最新回复 (0)
返回
发新帖